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鈦材知識 >> 鈦材表面處理改性的技術
新聞中心鈦材經表面改性處理在鈦植入物表面所形成的薄膜使植入物具有更好的耐磨耐蝕性能和生物相容性,這種表面改性的鈦植入物己獲得國內外臨床醫學界的普遍接受和應用。由于表面處理技術不過關,尚未有國產帶強化膜的骨科鈦植入物產品投放市場,只能采用高價的進口同類產品。PTO技術在骨科鈦植入物的成功應用將填補國內空白。 采用PTO工藝對鈦接骨板和接骨釘進行了表面處理,處理后的表面硬度提高3倍左右,處理后的樣品經過10次高溫高壓消毒試驗后,其顏色和光澤沒有變化。
鈦的表面處理:
1, 增強耐蝕性處理:
大氣氧化處理和陽極氧化處理;不僅可以提高耐蝕性,同時也可以防止氫脆;此外還有鍍鉑,氧化鈀/氧化鈦處理;
2, 改進耐磨性:
高溫下(800-900度)進行氮化處理,使其表面維氏硬度高達700以上;通過堆焊,在氬氣中同入適量的氮氣或者氧氣,使其表面硬度可以提高2—3倍;通過離子電鍍,使其表面生成一層氮化鈦,厚度在5微米左右,表面維氏硬度竟然高達16000—20000鍍鉻等;通過以上對鈦金屬及其合金的簡單了解,我們也會明白鈦及其合金在線路板生產中一些作用,在使用,維護等方面會有所啟發;鈦金屬已是繼鎂鋁之后第三大未來應用前景作為廣泛的金屬!
在生物醫用金屬材料中,鈦及其合金憑其優良的綜合性能,是人工關節、骨創傷產品、脊柱矯形內固定系統、牙種植體、牙托、人工心臟瓣膜,介入性心血管支架等醫用內植物產品的首選材料,目前,還沒有比鈦材料更好的金屬材料用于臨床。近10多年來,生物醫用材料及制品的市場增長率一直保持在20-25%左右,預計未來10-15年內,包括生物醫用材料在內的醫療器械產業將達到醫藥制品市場規模,成為21世紀世界經濟的支柱產業。
鈦棒及鈦合金材料近年來在生物醫學、日常用品、工業領域等獲得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本項目采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國際先進水平的鈦合金表面改性新技術(PTO工藝),該技術以先進的工藝、低的成本顯著改善鈦材的耐磨耐蝕性能、生物相容性、表面修飾性, 使鈦材料獲得更廣泛的應用。PTO技術屬高效、節能、節約資源的環境友好型高新技術。
上一篇:超聲沖擊提高鈦材焊接疲勞性能
下一篇:鈦材料的幾種局部腐蝕特性
掃一掃,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