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鈦材知識 >> 圣瑞金屬醫用鈦板、醫用鈦棒等醫用鈦合金材料的設計過程與研發應用
新聞中心1940年初期,鈦合金的研發工作開始逐步進行,Bothe等人將鈦應用于老鼠骨中,發現鼠骨與鈦的相容性較好,沒有不良反應發生。到了20世紀50~60年代,研發出了具有耐高溫特性的鈦合金,70年代初期又有一批耐蝕鈦合金相繼研制出,在80年代中期階段,第2代無釩的a+β型鈦合金(Ti-6Al-7Nb和Ti-5Al-2.5Fe)也被研制出,在臨床中得到一定的應用,但該種合金中有毒元素Al和Fe會對人體帶來一定的傷害,并且該合金的彈性模量還達不到真正股骨的標準,會產生“應力屏蔽”使種植體周圍出現骨吸收的現象,引起種植體斷裂或松動從而導致植入失敗。到了1990年伊始,美國和日本開始致力于研究第三代新型的醫用鈦合金,其中以β型鈦合金為主。
在選擇適應于醫用鈦材料時,對于不同部位,材料的彈性模量、韌性、強度、耐蝕性等相關指標成為考慮的必備因素。于振濤等人將不同金屬元素進行實驗比較,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如下:V,Co,Cd,Cr,Ni,Hg等元素毒性較強,Fe,Al元素次之。在生物體內脾、肝、腎等部位發現有V的離子析出物,其生物毒性較大;而Al元素也會以Al鹽形式在體內蓄積從而導致人體的神經系統紊亂以及相應器官受損。Ta,Mo,Zr,Sn,Pd,Hf,Nb等元素生物相容性較好,可以作為合金的添加元素。Mo,Sn,Zr,TaHf,Nb,Pd的化學穩定性好,并且Ta,Nb,Zr,Mo能夠使合金的彈性模量降低,因此可以有效改善合金的穩定性能。綜上分析,理想的生物醫用鈦合金可以選擇的合金系包括Ti-Mo-Nb、Ti-Zr-Nb、Ti-Zr-Mo-Nb和Ti-Zr-Sn-Mo-Nb等。
下一篇:鈦緊固件和鈦標準件的常用計算公式
掃一掃,關注我們